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上冊21《三黑和土地》教學設計【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1 2 21 1*
三黑和土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3.能體會土地對農民生活的巨大影響和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激起學生對土地的珍惜與熱愛。
【重點難點】
重點:
1.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
2.能體會土地對農民生活的巨大影響和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激起學生對土地的珍惜與熱愛。
難點:
能體會土地對農民生活的巨大影響和農民對土地失而復得的喜悅之情,激起學生對土地的珍惜與熱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閱讀鏈接, 音樂 導入
課件出示陳曉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并配樂欣賞。
師:請大家邊聽邊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對家鄉田野和美好生活的贊美)
師:是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總能孕育美好的生活。作為有著兩千多年農耕文明的國家,我們對于土地的情感則更加深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土地的詩歌《三黑與土地》,體會三黑對土地的情感。
二 、 學習課題,了解作者
2 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板書:三黑和土地)
提問:三黑是誰?從哪里看出來?--三黑是農民,三黑和土地其實就是農民和土地。(板書:農民和土地)
作者簡介:
蘇金傘:(1906-1997),原名蘇鶴田,河南人,是中國五四以來最杰出的詩人之一。1949 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文聯第一屆主席,著有詩集《地層廠》、《窗外》、《鵓鴣鳥》、《蘇金傘詩選》、《蘇金傘詩文集》等。
背景介紹:蘇金傘從小生長在農村,能深刻體會到農民對土地的摯愛。作為我國鄉土詩派的代表人物,蘇金傘晚年對鄉土的回憶,幾乎處處皆詩。
三 、初讀感知 , 把握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理解的詞語。
2.聽錄音,自行正音。
3.全班齊讀。
4.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明確:課文主要寫了三黑在有了土地后耙地的事。
1—3 小節:
獲得土地,異常喜悅 4—8 小節:
翻地耙地,愉快勞作 9—12 小節:
今昔對比,變化巨大 13—14 小節:
熱愛土地,憧憬未來 15 小節:翻身做主,心情甜蜜 四 、品讀感悟, 理解情感
1 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兩人小組合作學習,說說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從哪里看出來? 2.分組匯報,全班交流 預設 1:
農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钕窈堤斓涅Z,一見了水就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
3 聯系“一……就”“整個生命”,體會農民對土地的熱愛。體會貼切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農民對土地的渴望。
預設 2:
恨不得把每一塊土,都送到舌頭上。
恨不得自己變成一粒種子,躺在土里試一試。
反復手法,體會農民對土地的炙熱感情。
感情朗讀,讀出農民對土地的渴望與熱愛。
預設 3:
每一寸土都給翻起,每一塊土疙瘩都給細細打碎。
體會到三黑的細致,感受三黑對每一寸土地的熱愛與珍惜。
預設 4:
地翻好,又耙了幾遍,耙得又平又順溜,看起來,好像婦女剛梳的頭。這么松散的地,簡直是一張軟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滾,想在上面躺一躺。
這句話中把三黑耕過的地比作婦女剛梳的頭和一張軟床,準確地抓住了被耙好的地的特點,同時也表現了三黑的能干與勤勞。
預設 5:
三黑從來沒睡過這么好的床,今天準備好了,叫麥籽兒睡上。這么好的床,麥籽兒躺下去挺舒服,就想發芽,趕緊鉆出來洗些雨露。
把土地比作床,又擬人化地描寫麥籽躺在床上十分舒服,想趕快發芽,這本是三黑內心的期盼,擬人手法使其外化,鮮活靈動,形顯生機與活力,契合全詩喜悅的感情基調。
寫出了三黑對待土地與麥籽兒充滿了溫柔,表現了三黑對土地、莊稼的深厚情感,也表現了他內心的喜悅。
感情朗讀,讀出三黑的喜悅與熱愛。
預設 6:
看見自己種的蕎麥已經開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這句話中把蕎麥花比作一片雪,既寫出麥地的景色之美,也可解讀為雪兆豐年的盼豐收之意。
預設 7:
4 蕎麥地里 還有兩個蟈蟈兒在叫喚,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癢抓抓的好喜歡。
3.對比今昔,體會情感 (1)看來得到土地確實讓三黑感到愉悅欣喜。那在三黑沒有土地之前,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小時候因為逮蟈蟈兒,常常挨罵,爹娘罵:不好好拾柴火。地主罵:蹚壞了他的莊稼。
介紹背景資料:解放前,半封建的,仍維持封建,占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們憑借占有的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占農村人口的、雇農和中農,卻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們終年辛勤勞動,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十分悲慘。新中國成立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廢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制度,使農民獲得了解放,成為土地的主人。
現在
蟈蟈兒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從地頭路過的那個孩子:“快去逮吧,你聽,叫得多好!” 對比感受,體會過去與現在的生活,體現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喜悅、自豪的心情,同時也表現出了他愿意分享自己喜悅的善良、對孩子的愛護。
?。?)讀出希望,體會“翻身” 三黑一邊耙地,一邊想著: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連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蟈蟈兒也叫得更歡。
結合“翻身”在字典里的兩種意思和背景資料,理解“翻身的人兒”。
感受三黑心里的希望與喜悅。
有感情朗讀全詩,體會以三黑為代表的農民對土地的感情。
五、聯系生活 , 拓展延伸
?。?)交流: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學生自主交流,體會到農民對土地的熱愛與深情,受到感染,認識到這片土地的寶貴,激起珍惜與熱愛之情即可。
5 (2)作業布置 ①找一首合適的音樂,做一次配樂詩朗誦。
?、谡n外閱讀杜谷的《泥土的夢》、舒婷的《土地情詩),看看主題類似的幾首詩,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板書設計】
20*.三黑和土地 農民 熱愛 親切 滿足 愛土地
擴展閱讀文章
推薦閱讀文章
十九范文網 www.gopidecorators.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網 版權所有